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。
本文從歷史視角梳理國際知名自由貿易港發展歷程,并對中國特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新時代背景、重點任務進行分析。
一、自由貿易港產生的關鍵歷史背景—全球化
第一次工業革命(十八世紀六十年代)以來的全球化浪潮分為兩個階段。
第一階段是1750年到1950年,是歐洲殖民者主導的、建立在全球殖民體系基礎上的全球化。在這一階段,歐洲殖民主義者大肆全球殖民擴張。殖民者需要將本土資源、殖民地資源以及其他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運輸、交易以獲利。為盡可能實現貿易便利化,降低貿易成本,殖民者在殖民地開辟了許多自由港。二戰結束后,第一次殖民主義全球化終結。
第二階段是二戰后至今,美國推動的以國際貿易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。美國是二戰的主要戰勝國,它引領了工業革命以來的第二次全球化。二戰結束后,為推動國際貿易“自由化”,美國向聯合國提出成立國際貿易組織。1947年,美國為首的23個國家共同簽訂了《關稅及貿易總協定》,主要內容包括適用最惠國待遇、關稅減讓、取消進口數量限制。1994年,在關貿總協定基礎上成立了世貿組織。憑借在第二次全球化中的主導地位,美國成為戰后國際經濟、貿易規則的主導者。
二、國際知名自由貿易港發展歷程
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,到19世紀下半葉,已經成為世界工廠,其鋼鐵產量占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,進出口貿易占世界總額的1/3以上,倫敦成為國際金融、貿易中心。英國國力迅速壯大,并加快海外殖民。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,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大殖民帝國,其殖民地面積等于本土的111倍,號稱日不落帝國。詳見圖1。
一、自由貿易港產生的關鍵歷史背景—全球化
第一次工業革命(十八世紀六十年代)以來的全球化浪潮分為兩個階段。
第一階段是1750年到1950年,是歐洲殖民者主導的、建立在全球殖民體系基礎上的全球化。在這一階段,歐洲殖民主義者大肆全球殖民擴張。殖民者需要將本土資源、殖民地資源以及其他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運輸、交易以獲利。為盡可能實現貿易便利化,降低貿易成本,殖民者在殖民地開辟了許多自由港。二戰結束后,第一次殖民主義全球化終結。
第二階段是二戰后至今,美國推動的以國際貿易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。美國是二戰的主要戰勝國,它引領了工業革命以來的第二次全球化。二戰結束后,為推動國際貿易“自由化”,美國向聯合國提出成立國際貿易組織。1947年,美國為首的23個國家共同簽訂了《關稅及貿易總協定》,主要內容包括適用最惠國待遇、關稅減讓、取消進口數量限制。1994年,在關貿總協定基礎上成立了世貿組織。憑借在第二次全球化中的主導地位,美國成為戰后國際經濟、貿易規則的主導者。
二、國際知名自由貿易港發展歷程
倫敦
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,到19世紀下半葉,已經成為世界工廠,其鋼鐵產量占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,進出口貿易占世界總額的1/3以上,倫敦成為國際金融、貿易中心。英國國力迅速壯大,并加快海外殖民。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,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大殖民帝國,其殖民地面積等于本土的111倍,號稱日不落帝國。詳見圖1。
圖1 十九世紀英國主要殖民地范圍
我來說兩句 已有0條評論,